评估方法
|
评估指标
|
数值
|
计算公式
|
数值
|
|
1、销售收入评估
|
存货变动评估法
|
工业
|
期初库存产成品金额
|
|
企业实际申报数
|
|
|
本期完工产成品金额
|
|
本期产品销售收入测算数=(期初库存产成品金额+本期完工产成品金额-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)×(1+产品销售利润÷产品销售成本)
|
#DIV/0!
|
|
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
|
|
|
产品销售利润
|
|
|
产品销售成本
|
|
|
商业
|
期初库存商品金额
|
3051733.01
|
进价核算评估
|
销售收入测算数=(期初库存商品金额+本期购进商品金额-期末库存商品金额)÷(1-毛利率)
|
2283146.963
|
|
期末库存商品金额
|
3685078.96
|
|
本期购进商品金额
|
2854619.63
|
售价核算评估
|
销售收入测算数=期初库存商品金额+本期购进商品金额-期末库存商品金额
|
2221273.68
|
|
毛利率
|
2.71%
|
|
测算数>实际申报数,收入有可能不实,进一步分析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M3-M2(工)或M7(9)-M2(商)
|
|
资金动态评估法
|
本期不含税收入总额
|
3154220.26
|
本期销售综合税率=本期增值税销项税额÷本期不含税收入总额
|
0
|
|
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其它应税行为收到的资金
|
|
销售收入测算数=(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其它应税行为收到的资金-“应收帐款”及“预收帐款”当期贷方发生额 +“应收帐款”及“预收帐款”当期借方发生额)÷(1+本期销售综合税率)
|
-426282.58
|
|
应收、预收帐款帐户当期贷方发生额
|
4136494.73
|
|
应收、预收帐款当期借方发生额
|
3710212.15
|
|
测算数>申报数+免税收入+出口免税,进一步分析收入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2、增值税税负评估法
|
本期应纳税额
|
26177.96
|
测算税负率=(应纳税额÷应税主营业务收入)×100%
|
0.008299344
|
|
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
|
3154220.26
|
|
预警值
|
0.46%
|
|
测算税负率<预警值,可能有疑点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0.003699344
|
|
3、工/商业增加值评估法
|
本期应纳税额
|
26177.96
|
弹性评估
|
应纳税额与工(商)业增加值弹性系数=应纳税额增长率÷工(商)业增加值增长率
|
#DIV/0!
|
|
基期应纳税额
|
|
|
应纳税额增长率=(本期-基期)÷基期×100%
|
#DIV/0!
|
同行业评估
|
工(商)业增加值税负差异率=〔本企业工(商)业增加值税负÷同行业工(商)业增加值税负〕×100%
|
#DIV/0!
|
|
本期工/商业增加值=工资+利润+折旧+销售税金及附加
|
473593.61
|
|
基期工/商业增加值=工资+利润+折旧+销售税金及附加
|
|
|
工/商业增加值增长率={本期-基期}÷基期×100%
|
|
工资
|
380900
|
销售税金及附加
|
2879.54
|
--------
|
|
本企业税负=应纳税额÷工(商)业增加值
|
6.66
|
折旧
|
74415.56
|
|
同行业税负=同行应纳税额总额÷同行工(商)业增加值
|
|
预警值
|
|
利润
|
15398.51
|
--------
|
|
测算数<预警值,收入有可能不实,进一步分析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4、进项税金评估法
|
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
|
633345.95
|
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=(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+本期销售成本)×主要外购货物税率+本期运费支出数×7%
|
501014.5821
|
|
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
|
17%
|
|
本期运费支出
|
224703.5
|
|
本期销售成本
|
2221273.68
|
|
测算数<预警值,收入有可能不实,进一步分析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5、投入产出法
|
申报应税销售收入
|
|
评估期产品数量=当期投入原材料数量×投入产出比
|
0
|
|
期初库存产品数量
|
|
|
投入产出比
|
|
测算应税销售收入=(期初库存产品数量+评估期产品数量-期末库存产品数量)×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
|
0
|
|
当期投入原材料数量
|
|
|
评估期原材料或包装物耗用量
|
|
评估期产品数量=评估期原材料或包装物耗用量÷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或包装物定额
|
#DIV/0!
|
|
期末库存产品数量
|
|
|
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
|
|
测算应税销售收入=(期初库存产品数量+评估期产品数量-期末库存产品数量)×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
|
#DIV/0!
|
|
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或包装物定额
|
|
问题值=(测算应税销售收入-申报应税销售收入)×适用税率(征收率)
|
0
|
|
适用税率或征收率
|
|
|
企业当期实际产品(含半成品)产量 ≈ 计算的评估期企业出产品数量为正常,反之为异常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N4-G2(工)或N7-G2
|
|
6、能耗测算法
|
评估期期初库存产品数量
|
|
评估期产品产量=评估期生产能耗量÷评估期单位产品能耗定额
|
#DIV/0!
|
|
评估期期末库存产品数量
|
|
评估期产品销售数量=评估期期初库存产品数量+评估期产品产量-评估期期末库存数量
|
#DIV/0!
|
|
评估期生产能耗量
|
|
评估期销售收入测算数=评估期产品销售数量×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
|
0
|
|
评估期单位产品能耗定额
|
|
问题值=(评估应税销售收入-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)X适用税率(征收率)
|
|
|
评估期产品销售数量
|
|
|
企业当期实际产成品(含半成品)产量 ≈ 计算的评估期生产产品的数量,为正常反之为异常
|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7、工时(工资)耗用法
|
期初库存产品数量
|
|
评估期产品产量=评估期生产人员工时总量(工资总额)或某一主要生产环节工时总量(工资总额)÷单位产品耗用工时(工资)
|
#DIV/0!
|
|
期末库存产品数量
|
|
测算应税销售收入=(期初库存产品数量+评估期产品产量-期末库存产品数量)×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
|
0
|
|
评估期生产人员工时总量(工资总额)
|
|
问题值=(测算应税销售收入-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)×适用税率(征收率)
|
0
|
|
单位产品耗用工时(或者工资)
|
|
|
当实际产品数量(含半成品)≈ 评估期产品产量则为正常,反之为异常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8、设备生产能力法
|
期初库存产品数量
|
|
|
0
|
|
期末库存产品数量
|
|
测算应税销售收入=(期初库存产品数量+评估期产品产量-期末库存产品数量)×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
|
0
|
|
评估期若干设备的日产量或时产量
|
|
问题值=(测算应税销售收入-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)×适用税率(征收率)
|
0
|
|
评估期正常工作日或工作时
|
|
|
当实际产品数量(含半成品)≈ 评估期产品产量则为正常,反之为异常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9、设备生产周期法
|
期初库存产品数量
|
|
评估期产品产量=评估期生产的周期数×设备每一周期的生产能力或总容量
|
0
|
|
期末库存产品数量
|
|
评估期生产的周期数=当期有效生产天数或小时数÷设备运行一个周期的天数或小时数
|
#DIV/0!
|
|
当期有效生产天数或小时数
|
|
测算应税销售收入=(期初库存产品数量+评估期产品产量-期末库存产品数量)×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
|
0
|
|
设备运行一个周期的天数或小时数
|
|
问题值=(测算应税销售收入-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)×适用税率(征收率)
|
0
|
|
评估期生产的周期数
|
|
设备每一周期的生产能力或总容量
|
|
|
当实际产品数量(含半成品)≈ 评估期产品产量则为正常,反之为异常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10、毛利率法
|
毛利率
|
29.58%
|
毛利差异率=(企业毛利率-行业或商品毛利率)÷行业或商品毛利率×100%
|
#DIV/0!
|
|
行业(商品)毛利率
|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11、以进控销法
|
期初库存商品金额
|
3051733.01
|
售价核算
|
测算应税销售收入=期初库存商品金额+评估期购进商品金额-期末库存商品金额
|
2021273.68
|
|
评估期购进商品金额
|
2654619.63
|
进价核算
|
测算应税销售收入=(期初库存商品金额+本期购进商品金额-期末库存商品金额)÷(1-毛利率)
|
2021273.68
|
|
期末库存商品金额
|
3685078.96
|
金额评估
|
问题值=(测算应税销售收入-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)×适用税率(征收率)
|
0
|
|
毛利率
|
|
|
期初库存商品数量
|
643.715
|
数量评估
|
测算应税销售收入=(期初库存商品数量+评估期购进商品数量-期末库存商品数量)×评估期商品销售单价
|
15510777806
|
|
评估期购进商品数量
|
418.509
|
|
期末库存商品数量
|
651.1845
|
问题值=(测算应税销售收入-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)×适用税率(征收率)
|
0
|
|
评估期商品销售单价
|
7673.7643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12、产品(行业)链分析法
|
评估期销项税额
|
536217.51
|
评估期进项税额
|
510039.55
|
|
下游产品或行业的进项税额
|
|
上游产品或行业的销项税额
|
|
|
评估期销项税额=下游产品或行业的进项税额则为正常,反之为异常
|
|
评估期进项税额=上游产品或行业的销项税额则为正常,反之为异常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13、外部信息核对法
|
第三方信息数据
|
|
评估期产品产量=第三方信息数据÷单位产品耗用定额或缴纳费用标准
|
#DIV/0!
|
|
单位产品耗用定额或缴纳费用标准
|
|
测算应税销售收入=(期初库存产品数量+评估期产品产量-期末库存产品数量)×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
|
0
|
|
期初库存产品数量
|
|
问题值=(测算应税销售收入-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)×适用税率(征收率)
|
0
|
|
期末库存产品数量
|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14、保本经营法
|
申报缴纳的增值税额
|
26177.96
|
最低保本销售收入=评估期的费用支出总额
|
926826.53
|
|
评估期的费用支出总额
|
926826.53
|
测算应纳增值税额=最低保本销售收入×适用税率
|
15756051.01
|
|
适用税率
|
17
|
问题值=测算应纳增值税额-申报缴纳的增值税额
|
15729873.05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
15、资金监控法
|
当期应收账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
|
3710212.15
|
(当期应收账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+当期应收票据收入类借方发生额+当期银行存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+当期现金收入类借方发生额+当期对外投资视同销售类借方发生额)
|
7449812.15
|
|
当期对外投资视同销售类借方发生额
|
|
|
当期应收票据收入类借方发生额
|
3739600
|
|
当期产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
|
3154220.26
|
|
当期银行存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
|
|
当期产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+其他业务收入类贷方发生额
|
3154220.26
|
|
其他业务收入类贷方发生额
|
|
|
当期现金收入类借方发生额
|
|
|
(当期应收账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+当期应收票据收入类借方发生额+当期银行存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+当期现金收入类借方发生额+当期对外投资视同销售类借方发生额)÷(1+适用税率或征收率)≤当期产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+其他业务收入类贷方发生额则为正常,反之为异常
|
|
|
|
评估正常
|
|
评估异常
|
|
评估差异值
|
|
|